9月29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乒乓球功勛教練張燮林被授予“體育工作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
張燮林,1940年7月生于上海,江蘇鎮江人。國家乒乓球隊原女隊總教練,乒羽中心原副主任,中國乒協原副主席。這位乒乓球界的傳奇人物,為中國乒乓球事業長盛不衰、豐富中華體育精神、推動體育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運動員時期戰績彪炳,是長膠打法的創始者,有“魔術師”的美譽。1984年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年來杰出運動員之一。是中美“乒乓外交”的親歷者。張燮林同志于1958年進入上海市隊。1960年,在上海舉行的全國優秀運動員團體賽上,他使用新式武器“長膠”接連打敗容國團、王傳耀、莊則棟、楊瑞華等名將,震驚了整個乒壇。1961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6屆世乒賽上,獲得男單第三名。第 27 屆世乒賽決賽,張燮林輕取日本隊的三木圭一和木村興治,為男團奪冠立下奇功。此外,他還拿到了中國隊歷史上第一個男雙冠軍(與王志良合作)。第 28 屆世乒賽獲得男團冠軍。第31屆世乒賽拿到了中國隊第一個混雙冠軍(與林慧卿合作)。
“魔術師”張燮林的教練生涯更為輝煌。1971年任國家隊教練,1972年任國家女隊教練組組長,1975年他臨危受命,決心帶領女隊打翻身仗。他注重細節,深挖規律,善于做好運動員的思想工作,帶領中國乒乓球女隊在第33屆世乒賽上成功奪取女團冠軍,打了漂亮的翻身仗。據統計,截止到1995年第43屆世乒賽為止,身為女隊主帥的張燮林帶隊取得了10屆世乒賽女團冠軍(33-40、42、43)、9次女單冠軍8 次女雙冠軍、9 次混雙冠軍和3枚奧運金牌。執教期間中國隊參加的奧運會乒乓球賽,女單冠軍從未旁落。
張燮林同志的才華不僅體現在他的運動成績上,在團隊管理上,他也總結出很多寶貴的經驗。他提出“二十八個心”的治隊理念,從道德和修養、球隊管理和紀律、訓練與比賽等方面提出28條要求和希望,融世界觀、人生觀、乒乓球技術戰術、科學管理、心理學理論于一體,蘊含豐富,是一篇“人文”,講的是做人的真諦。他多次教育隊員“對黨和祖國的忠心不能動”,這是最根本的。在他的指導下,葛新愛、焦志敏、鄧亞萍、喬紅、劉偉等一大批世界冠軍脫穎而出,成為了中國乒乓球的中堅力量。他們不僅在國內外賽場上屢創佳績,更在乒乓球技術的發展和推廣上做出了巨大貢獻。正如國際乒聯前主席沙拉拉評價張燮林:“他在中國和世界乒壇上取得的成就,后人難以逾越。”
退出教練隊伍后,張燮林同志到國家體育總局乒乓球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擔任副主任,繼續為乒乓球事業貢獻力量,直至退休后,他仍長期關心乒乓球隊的發展和建設,多次提到,乒乓隊要堅持黨的領導,將“支部建在隊上”,用中華體育精神不斷鼓勵隊員為國爭光。此外,他積極致力于乒乓球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多次到基層和一線推廣乒乓球運動。
張燮林同志于1973年12月入黨,今年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曾當選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并聘為全國監察部特約監察員。
張燮林同志書寫的不僅僅是一段關于乒乓球的輝煌歷史,更是一部關于堅持、努力和拼搏的勵志篇章。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真正的中華體育精神,成為了無數乒乓球愛好者的榜樣和楷模。
1989年張燮林同志被評為“建國40年以來杰出教練員”,并曾13次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96年,國際乒聯將“優秀教練員特別榮譽獎”授子張燮林,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獲此殊榮的人。2008年在廣州第49屆世乒賽期間舉行的國際乒聯代表大會上,榮獲“國際乒聯杰出貢獻獎”。